新疆中國致公黨委員會
不少華僑洪門人士認為,在險惡的海外環境中,有必要成立一個代表自己利益的正式政治組織,以提高華僑的政治地位,并參與祖國的政治活動。
辛亥革命后,革命果實被軍閥所掠奪,海外華僑的地位沒有得到應有的改善。
提出了“鋤暴扶弱,除暴安良”,的行動綱領,以保護華僑的生命安全和正當的生活工作權益,在經濟上互助互扶。
下屬機構
-
組織處
承辦信訪工作,承辦監督委員會的日常事務和上級交予的其他工作。
提出全國和市級人大代表、政協委員及其他有關人選的建議;
提出本黨市委委員、常委的擬任人選;
負責中國致公黨新疆委員會后備干部隊伍的建設和推薦工作,聯系和指導基層組織工作;
-
組織制度
黨的各級委員會根據工作需要,可以召集代表會議,代表會議的代表名額和產生辦法由召集會議的委員會決定。
在尚未成立省級委員會的地方,根據工作需要并在條件成熟時,可設中央直屬的組織和工作委員會。
下級組織要認真執行上級領導機構的決議和決定,向上級領導機構請示和匯報工作,如實反映情況。黨的各級領導機構要按規定實行黨務公開,使黨員對黨內事務有更多的了解和參與。
縣級及以上地方組織的建立和變更,由上一級組織審核,并逐級呈報中央批準。
-
宣傳聯絡處
負責中國致公黨新疆委員會"省委經濟聯絡委員會"的日常工作;幫助和指導基層組織開展社會服務;
聯系本黨黨員和省內外組織,做好海外聯誼、"三胞"及各方人士特別是重點人物、社團的聯絡接待,組織開展辦學、講學、支邊扶貧、科技咨詢等工作;
負責中國致公黨新疆委員會省委機關文化建設;承辦上級交予的其他工作。
了解和掌握成員的思想動態,搞好成員的思想建設,負責中國致公黨新疆委員會有關的理論研究及《新疆致公》、《致公信息專報》、新疆致公微信公眾號及新疆致公網站的編輯發行;